发行日期 | |
■ 2012年10月31日 | |
纸张及页数 | |
■ A4纸、223页 | |
价格 | |
■ 13,000元/冊(含国内邮资) | |
内容介绍宣传彩页 | |
可印刷PDF 约1.9MB |
|
能源战略加速政策出台, 现实与目标之间仍有鸿沟
- 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现状探讨到2020年的发展前景!
- 中央/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的政策!
- 分析56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商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
- 汇报34家中国电机供应商、67家电池供应商的事业概况!
- 详解30家电动两轮车·低速电动汽车的事业概况和发展课题!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政府于2012年7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后,有望出现迅猛增长。新政策将满足第三阶段油耗限值的传统汽油和柴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HV)归类为节能汽车,将插电式混动汽车(PHV)、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归类为新能源汽车;其中,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推进其发展。并且提出了力争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保有量到2015年达到50万辆,到2020年提高到500万辆的目标。但现阶段,因实际普及情况和此前设定的目标相距甚远,多数人认为上述目标不会如期达成。不过,鉴于此次中国政府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根本,在优厚的政策待遇下有可能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已经在2009年推出“十城千辆”的示范工程、2010年实施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但截至2012年3月的新能源汽车(包含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实际保有规模仅为1.9万辆。究其原因,包括技术上的瓶颈、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和市场认知度低等方面的原因,这与当初中国政府描绘的新能源汽车早期普及的愿景大相径庭。但是,在进入2012年后中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背景下,国内外汽车生产商相继发布了在中国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其中,丰田和本田已经正式在中国生产、开发混合动力汽车,而大众(VW)重视提升传统汽油和柴油车燃油效率的同时,也推出了合资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
另外,通用汽车(GM)也在和上海汽车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大多数民族品牌的制造商也以电动汽车为中心,扩大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除此之外,电机和电池等核心零件领域的供应商也加速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事业。
本调查报告在梳理中国政府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方针和市场培育政策的同时,还分析了各汽车制造商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开发、生产动向以及其营销策略;并且还整理了电机、电池等零部件制造商和电动摩托车、低速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企业概况。相信本调查报告会成为业内人士在制定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欢迎您来电来函咨询订购!
▼第2章 | ▲PAGE TOP |
第1章 |
|
节能与新能源的汽车现状和预测
1 |
|
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开拓面临瓶颈,
节能汽车/HV市场规模力争2020年达到100万辆 2 |
|
2. 各制造商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以2015年量产为目标,
各地的示范运行和制造商间合作加快 4 |
|
3.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投放:本土系制造商侧重EV、
外资系制造商侧重HV/PHV,均在加快商品化步伐 8 |
|
4. 节能与新能源商用车:主要在公共服务领域展开示范运行,
校车市场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12 |
|
14 |
|
6. 内陆地区战略: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欧系乘用车制造商为首开始
积极进军内陆地区 18 |
|
7. 地方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将通过发放补贴推动市场化、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标准统一 22 |
|
8. 生态城:政府的支持下中新天津生态城等项目纷纷上马,
是否会沦为房地产工程令人担忧 28 |
▲第1章 / ▼第3章 | ▲PAGE TOP |
第2章 |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31 |
|
32 |
|
2. 电动车相关标准:瞄准海外市场推进标准化工作,
正式与德国开展技术交流 40 |
|
3. 电动化零部件相关政策:政府牵头促进产业培育,
电池、电机、电控研发成为焦点 42 |
|
4. 电动自行车相关规定:各地方政府实施强制上牌政策、
贯彻质量管理,加大力度取缔违法电动自行车 44 |
|
5. 低速电动汽车标准:业内意见分歧致使标准制定进度缓慢,
山东省率先推出当地的技术标准 46 |
▲第2章/ ▼第4章 | ▲PAGE TOP | |||||||||||||||||||||||||
第3章 |
||||||||||||||||||||||||||
外资制造商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事业
49 |
||||||||||||||||||||||||||
刊载企业(16家)
|
||||||||||||||||||||||||||
|
▲第3章 / ▼第5章 | ▲PAGE TOP | ||||||||||||||||||||||||||||||||||||||||||||||||||||||||||
第4章 |
|||||||||||||||||||||||||||||||||||||||||||||||||||||||||||
中国制造商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事业
67 |
|||||||||||||||||||||||||||||||||||||||||||||||||||||||||||
刊载企业(49家)
|
|||||||||||||||||||||||||||||||||||||||||||||||||||||||||||
|
▲第4章 / ▼第6章 | ▲PAGE TOP | ||||||||||||||||||||||||||||||||||||||||||||||||||||||||||||||||||||||||||||||||||||||||||||||||||||||||||||||||
第5章 |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制造商的事业动向
129 |
|||||||||||||||||||||||||||||||||||||||||||||||||||||||||||||||||||||||||||||||||||||||||||||||||||||||||||||||||
刊载企业(101家)
|
|||||||||||||||||||||||||||||||||||||||||||||||||||||||||||||||||||||||||||||||||||||||||||||||||||||||||||||||||
|
▲第5章 | ▲PAGE TOP | |||||||||||||||||||||||||||||||||||||||||||
第6章 |
||||||||||||||||||||||||||||||||||||||||||||
电动两轮车・低速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事业
193 |
||||||||||||||||||||||||||||||||||||||||||||
刊载企业(34家)
|
||||||||||||||||||||||||||||||||||||||||||||
|